• 联系我们:0931-4967592
  • English
  • 注册
  • 登录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数据资源
  • 专题数据
  • 模型资源
  • 全球灾害
  • 数据生产
  • 基地资源
  • 科普
  • 平台介绍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
今日
全球灾害
寒旱区
科普天空
甘肃
疫情
  • 数据分类Data
  • 冰川 312
  • 冻土 69
  • 积雪 9
  • 沙漠与荒漠化 97
  • 极地 188
  • 水文 106
  • 生态 89
  • 水土保持 257
  • 气象 180
  • 基础地理 245
  • 遥感及产品 70
  • 滑坡 64
  • 大气本底 46
  • 泥石流 62
  • 其他 2
  • 来源站点
  • 阿尔泰山库威积雪观测站3
  •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48
  • 波密地质灾害观测研究站11
  • 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5
  • 长江三峡滑坡观测站60
  • 东川泥石流观测站60
  •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81
  • 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0
  • 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285
  •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107
  •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66
  • 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36
  • 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49
  • 临安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8
  • 龙凤山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8
  • 南极长城极地生态观测站102
  • 南极中山国家野外站85
  • 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观测研究站10
  • 平台服务中心530
  • 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14
  • 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9
  • 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25
  • 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48
  • 瓦里关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16
  • 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5
  • 中国西部主要冰川作用中心冰量变化调查75
  • 首页
  • 数据资源
  • 积雪
收起筛选
  • 主  题:
    MODIS(2) 云标识(2) 去云(2) 反演标识(2) 太阳天顶角(2) 白空反照率(2) 积雪(2) 积雪反照率(2) 积雪面积(2) 逐日(2) 雪深(2) 黑空反照率(2) AVHRR(1) 云覆盖(1) 亮温(1) 北半球(1) 地物类型覆盖度(1) 无云(1) 积雪覆盖度(1) 网格化(1) 被动微波(1) 观测(1) 遥感(1) 长时间序列(1) 雪水当量(1) 雪深,经纬度 ,时间(1)
  • 学  科:
    自然地理学(9)
  • 时  间:
    2020(3) 2019(5) 2018(6) 2017(6) 2016(6) 2015(8) 2014(8) 2013(8) 2012(8) 2011(8) 2010(9) 2009(9) 2008(9) 2007(9) 2006(9) 2005(9) 2004(9) 2003(9) 2002(9) 2001(8) 2000(7) 1999(3) 1998(3) 1997(3) 1996(3) 1995(3) 1994(3) 1993(3) 1992(3) 1991(3) 1990(3) 1989(3) 1988(3) 1987(3) 1986(3) 1985(3) 1984(3) 1983(3) 1982(3) 1981(3) 1980(3) 1979(1) 1978(1) 1977(1) 1976(1) 1975(1) 1974(1) 1973(1) 1972(1) 1971(1) 1970(1) 1969(1) 1968(1) 1967(1) 1966(1) 1965(1) 1964(1) 1963(1) 1962(1) 1961(1) 1960(1) 1959(1) 1958(1) 1957(1) 1956(1) 1955(1) 1954(1) 1953(1) 1952(1) 1951(1)
  • 地  点:
    中国陆域(5) 北半球(2) 中国,气象观测台站(1) 青藏高原(1) 高亚洲(1)
  • 共享方式:
    离线申请(6) 在线下载(3)
  • 默认排序
  • 点击次数
  • 下载量
  • 更新时间
  • 1/1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2000-2019年积雪面积500米逐日无云产品
积雪是冰冻圈重要的组成部分,积雪覆盖范围影响地气能量平衡,进而影响气候和环境变化。积雪面积是重要的积雪参数之一,是水文和气候模型的重要输入。本数据集针对中国积雪特性,基于MODIS反射率产品MOD/MYD09GA,利用不同土地覆盖类型条件下发展了多指数结合积雪判别算法,提高了林区和山区积雪面积精度,同时利用...
点击量:
972
下载量:
106
文件大小:
34.7 GB
更新时间:
2020-12-1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1980-2020年雪水当量25公里逐日产品
针对中国积雪分布区,基于混合像元雪水当量反演算法,利用星载被动微波遥感亮温数据制备了1980-2020年空间分辨率为25km的逐日雪水当量/雪深数据集。该数据集以HDF5文件格式存储,每个HDF5文件包含32个数据要素,其中包括雪深(cm)、雪水当量(mm)、经纬度、亮温(升降轨)、质量标识符和地物类型覆盖...
点击量:
530
下载量:
70
文件大小:
382.5 MB
更新时间:
2020-12-28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02-2018年高亚洲逐日积雪覆盖度数据集
高亚洲是以青藏高原为主要区域的亚洲高海拔地区,是中低纬度高山积雪的重要分布区,其积雪的动态变化对水和能量平衡及区域气候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季节性积雪具有赋存时间短、雪层较薄的特点,在对水循环等问题的理解中,迫切需要日时间尺度的积雪覆盖度动态监测数据。本数据集基于空间分辨率为500m的MODIS归...
点击量:
1458
下载量:
58
文件大小:
20.0 GB
更新时间:
2021-01-12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2000-2020年积雪反照率逐日产品
本数据集为中国陆域逐日积雪反照率数据,时间范围覆盖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为HDF格式的栅格数据。地理空间范围为72°-142°E,16°-56°N,采用等经纬度投影,空间分辨率0.01°。数据集基于MODIS反射率产品MOD09GA,积雪产品MOD10A1/MYD10A1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SRTM...
点击量:
544
下载量:
56
文件大小:
465.4 GB
更新时间:
2020-12-1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00-2015年MODIS北半球逐日无云二值积雪产品
本数据集是北半球逐日无云二值积雪产品资料,时间自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数据包含了积雪和非雪两种地物类型。数据覆盖范围为0-86°N,180°W-180°E。该数据集的数据源使用的积雪产品是通过NSIDC网站下载的V005版本的每日积雪分类产品MOD10A1和MYD10A1,以及AMSR-E每日雪...
点击量:
90
下载量:
7
文件大小:
134.7 GB
更新时间:
2020-12-0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1951-2015年候尺度中国台站雪深网格化数据集
本数据集中的数据是基于中国700多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积雪深度资料,利用每个台站雪深的空间代表性,及其与周围台站雪深的函数关系,研制了适用于中国积雪深度的最优空间插值算法,并生成了中国0.5度网格化逐候积雪深度数据。本数据集时间范围为数据集文件命名格式为SDYYYYMM.bin,其中YYYY表示4位年份,MM...
点击量:
126
下载量:
15
文件大小:
37.7 MB
更新时间:
2020-12-0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1980-2019年积雪面积5公里逐日无云产品
积雪是冰冻圈重要的组成部分,积雪覆盖范围影响地气能量平衡,进而影响气候和环境变化。积雪面积是重要的积雪参数之一,是水文和气候模型的重要输入。本数据集针对中国积雪特性,基于AVHRR-CDR反射率产品,发展了多级决策树积雪判别算法,同时利用隐马尔科夫算法、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实现了产品的完全去云,制备了1980-...
点击量:
921
下载量:
79
文件大小:
5.9 GB
更新时间:
2020-12-1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01-2010年北半球雪深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01-2010年间10年的北半球逐日雪深数据,数据覆盖范围0-86°N,180°W-180°E,该数据集结合积雪过程模型和积雪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并吸收地面观测站点资料对雪深进行提取,引入森林覆盖率因子降低森林对雪深反演的影响,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综合卫星观测的微波亮度温度和模拟的亮度温度对积...
点击量:
108
下载量:
16
文件大小:
766.5 MB
更新时间:
2020-12-0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2000-2020年积雪反照率八天合成产品
本数据集为中国陆域八天合成积雪反照率数据,时间范围覆盖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为HDF格式的栅格数据。地理空间范围为72°-142°E,16°-56°N,采用等经纬度投影,空间分辨率0.01°。数据集基于MODIS反射率产品MOD09GA,积雪产品MOD10A1/MYD10A1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SR...
点击量:
414
下载量:
34
文件大小:
698.7 GB
更新时间:
2020-12-1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2020 备案号:陇ICP备05000491号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2:0931-4967592, 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