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dc logo title
风蚀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16-09-19 11:13

  风蚀,即风的侵蚀作用,指在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磨蚀并被带走的过程。

  风蚀是风成作用的首要环节。一切风成作用过程都是首先经由风蚀过程发生的。世界上面积巨大的沙漠沙丘和风成黄土沉积,都先经过风力对原地进行风蚀,然后搬运、沉积下来才得以形成。

  风蚀的直接后果是地表上的细粒物质减少,粗粒物质增加,同时伴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损失。严重的长期风蚀会在荒漠地区形成戈壁、雅丹及风蚀洼地等地貌现象。风蚀是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和表现。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减少以致于地表裸露时,首先会发生风蚀作用。在相对湿润地区,天然植被本来是比较好的,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植被减少,土壤暴露于地表,从而遭受流水和风力的双重侵蚀。在相对干旱地区,植被本来就稀少,风蚀也很严重,如果人类再不科学地保护耕地和草场,将会使这里本来就严重的风蚀进一步增强。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风蚀是荒漠化尤其是干旱、半干旱植被脆弱区荒漠化的主要过程。防治荒漠化必须考虑风蚀,并从风蚀入手。国内外正在投入大量基金,组织研究风蚀的动力机制,以便寻找防治荒漠化的有效途径。

  风蚀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吹蚀,另一种是磨蚀。当风吹砂粒时,由于空气气流的冲压力,砂粒被移走,这种过程叫吹蚀。然而,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吹蚀过程中,地面气流中还携带着大量砂粒,会对所经地表物体产生很强的打磨作用,这种过程叫磨蚀。所以,吹蚀和磨蚀作用在风蚀过程中往往是兼而有之。它们像两把刻刀,在不断地雕琢着地貌。 吹蚀对于疏松砂粒堆积体最为有效。沙漠中沙丘的移动和形成首先是经过砂粒的被吹蚀,而后搬运和沉积的。

  磨蚀对于侵蚀较硬物体很有效果,它的代表产物是风棱石。荒漠地区尤其是戈壁地区的地表砾石,长期受风沙打磨,表现出特有的棱面式几何状立体形态。荒漠地区的岩壁表面,长期的风沙磨蚀作用往往形成磨蚀痕迹。砂粒表面由于相互打磨作用会形成碟形、新月形及微小的麻点状撞击坑。磨蚀作用还对沙区的工程建筑物、农作物、文物古迹有显著的破坏作用。

  沙漠中广布的风蚀坑、风蚀盆地和风蚀雅丹主要是风蚀的结果。沙区农田土壤养分、水分和有机质往往会因遭受风蚀而减少、损失。

  在外里海沙漠的卡拉基风蚀盆地,深达300米,盆底比里海海面还低。埃及的利比亚沙漠有许多吹蚀盆地已加深到200米~300米,并占据很大的面积。那里有个叫卡塔拉的风蚀凹地,面积有18000平方千米。我国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罗布泊等地,也有十分发育的雅丹地貌。这些都是风蚀作用的杰作。